【第590篇】达成共识,明确任务目标是安排造价工作的关键
经过近2个星期的调整修改,xx项目的施工图预算编制初稿终于完成,于昨天晚上汇总提交到了公司总工办,进行内审。
回想其中的种种,感慨颇多。
首先是对人性的再次深入理解。对于很多技术人员,尤其是基层技术人员,大都有两个共性的思维:
一个思维是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工作,哪怕其中有很多错误,哪怕会明显影响后期的工作效率,一般内心是不愿意修改的,都希望这个事情先过,等后面确实出现了预计的情况再说,所谓未来的影响未来再说,当下舒服就好。
另一个思维是很难容忍其他人当面直接指出自己的错误,哪怕确实是错误的,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想方设法的去解释去维护。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本策略是达成共识,达成共识就需要深入浅出地站在对方以及整个事物的角度,如果这样做会对对方整体工作有效率,如果不这样做会有哪些损害,一定要剖析清楚。同时在交流时要保持探讨请教技术问题的口吻,切忌直接说某某地方错了,采取一起探讨、一起交流的说法更为妥当,直到最后引导到对方自己说出解决办法或者修改的落地举动,这样才能算达成了共识。
同时由于惯性使然,技术人员往往过于充分相信自己对任务的理解,对任务布置者成果需要的理解,过于相信自己的脑海记忆而不是文字记忆。
因为技术人员惯有的技术思维,往往局限技术本身,而忽略任务的整体目标和要求,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任务布置者梳理出具体的成果要求清单,并一一解释它们的用途,如果可能,和对方一起把成果清单具体文档的内容和格式要求都明确清晰化,这样效果就更好。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要随时记录整理交流内容,即达成共识的成果,形成文字记录及时发给技术人员保存,在过程中不厌其烦的引导技术人员随时文字记录整理相关问题和工作细节,这对技术任务的最终有效完成,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在支持效果。
除此之外,与技术人员交流,我们还要做到比对方对整个项目的技术细节和相互关系更加熟悉,并且信手拈来。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前期务必投入一定的精力进行整体梳理,过程重点提炼,并与对方及时交流探讨,这是支撑前面两个问题解决的最终底层逻辑。
所以,对技术人员,尊重,共识,引导,要求,简单,明确,路径,清晰,执行,是关键词。
对管理人员,交流,发散,目标,自主,模糊,创新,认可,融合,圆润,往往又是其另一套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