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篇】你习以为常的事物,他人理解起来不一定是理所当然
昨天晚上,再次参加了xx建工集团承接的xx项目结算会议,针对项目部梳理的赶工费索赔报告资料进行交流。
应该是在半个月前,双方相关人员已经召开了一次会议,在那次会议上,我用思维导图,把赶工费索赔工作开展的思路,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核心关键事项和要求,以及索赔报告事项梳理的具体方法、内容和要求,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当时双方人员都同意该思路,并明确表示听明白了,知道下来如何开展工作和落实。
当昨天再次开会交流具体梳理的情况时,经办人员打开资料,仍旧只有单个零散的图片、表格等,唯一做的就是根据每个索赔事项,把相关资料放到相应的文件夹里,除此之外,没有按照上次要求的进行事实阐述,依据诉求,费用计算过程阐述等梳理,时隔半个月,工作回到了起点。
在我长期的工作习惯中,我喜欢用思维导图把一件事情的目的、定位、落实步骤、具体要求、结果形式等梳理出来,达成共识后就名自去执行,最后我们再对完成结果进行探讨修正即可。因为我觉得这种框架化的思考很容易理解,于是我也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人也应该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次的索赔报告编写事件,我觉得前期思路梳理的已经很简单易懂,但是,在他人看来,可能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如何去做。
于是,对第一个阶段的索赔报告的梳理,对具体事实,我们一起从投标情况,正常要求,甲方指令,变化过程,变化结果等,再次进行了梳理。在项目部口述的同时,我将具体的编写框架记录详细设,然后再对具体的诉求和计算过程用文字表达具体的理要求,最终类似一个精简版的索赔编写框架梳理出来后,项目部人员才终于理解,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该如何去做,以及做的每一事情、阐述的意义和最终指向。
通过这件小事情,再次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工作思路,理解能力,乃至基本的价值观和事物观,可能都是千差万别的。有些事情对于我们来讲,可能已经是深入骨髓的自然习惯和动作,但是对于他人,可能就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深奥的,难以理解的巨大改变和挑战。所以,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及时观察我们工作相对方的这种差异和背景,不同的人不同的工作开展方式,有的可能只需要点到为止,有的可能就必须深入细节,有的可能更需要手把手亲自指导或干涉..…
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同的,所以承认相互之间的差异,理解和认同各自之间的区别,尽量用具体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去弥补,而不是去责怪各自的不配合或者能力问题;基于现状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去完成任务,而不是一定非要把每个人的能力匹配到一致,这往往是实务中工作开展的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