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篇】建设工程造价未计价材料的操作方式以及在计价中的应用
(1)未计价材料:简单地说,就是其价格未计算在定额基价内的材料。特点是定额人、材、机含量表中只规定了材料的名称、规格和消耗数量,单价上没有填写单价,有的地区纸质版定额在人、材、机表单价栏划上横杠,其价格由定额执行地区的信息价格或市场价格决定。这种材料是定额特色的材料,主要用于装修和安装工程中的面层材料和主要材料,这种材料的表示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内部定额,将来随着工程预算定额日趋走向正轨,将由消耗量定额取代现在常用的工程预算定额,那时定额操作人员会发现,定额子目所有人、材、机含量表中,人、材、机单价栏里都是空白,所有的人、材、机将全部变成未计价形式,由投标人自行填报人、材、机单价,真正实现工程量清单计价投标方自主报价的原则。
(2)定额中设置未计价材料的目的:由于此种材料因为品牌、型号、规格的变化,会引起材料单价的大幅度变化,如电气材料中的灯具,给水排水材料中的洁具等,同样叫做筒灯、射灯、坐便,因形状不同、型号不同、品牌不同等诸多不同因素,造成材料价格差异巨大,定额人、材、机单价栏中标明单价没有针对性,失去了单价的意义,所以索性空白,由定额使用人按市场价格去自行考虑填报。
(3)未计价材料的操作:未计价材料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其特点主要是价格变化幅度比其他一些常规材料大,经济标计价程序如取费等同其他材料一样,操作起来可能需要手工输入材料单价,比起计价软件直接显示单价要多一个操作步骤。一些新手在遇到新名词后有些发懵,问一些超出正常思维以外的问题,为打消初学者的疑惑在此澄清一下:
问题一:未计价材料能不能改定额含量?未计价材料的单价是自主填报的,如果认为定额中给定的定额含量满足不了实际施工需要,可以在单价中消化定额含量不足带来的成本问题。如瓷砖的定额含量是3%,而实际损耗可能会达到23%,这没关系在瓷砖的单价上乘以(1+20%)就可以了。
问题二:未计价材料能不能结算时调整?只要合同条款里没有约定材料单价可以调整,竣工结算时就不可以调整。未计价材料很大部分会是前几讲所提到的甲指乙供材料和甲方认质认价材料,如果能与这几种材料管理方法挂上钩,操作时可以顺理成章地与这几种材料操作接轨。
问题三:未计价材料用信息价可不可以?未计价材料的价格变化幅度非常大,信息价提供的材料单价也没有什么针对性,只是一个大概参考值,最好根据设计要求或招标方规定,满足材料品牌、型号、规格等技术参数要求去到市场询价。
问题四:清单项目组价中出现未计价材料,投标时要不要报价?未计价材料也是材料,投标时需要报价,不报价视同材料单价为0,有可能被判定为低于成本价而作为废标处理。
问题五:未计价材料的费用如何确定?材料费的确定需要知道材料费的组成部分,具体公式:
材料费=材料出厂价+运费+运输损耗+装卸费+装卸损耗+搬运费+搬运损耗+材料合格检测费+包装费+供应(或经销商)销售费用+供应(或经销商)利润+合格证检测费+税金(营业税体制或小规模纳税人投标时计入材料单价)
问题六:营改增后未计价材料如何操作?在营业税体制下(或小规模纳税人),未计价材料计价是以含税价计价,如果一般纳税人计价,要以材料除税价计价,问题五公式可改动为:
材料费=材料出厂价+运费+运输损耗+装卸费+装卸损耗+搬运费+搬运损耗+材料合格检测费+包装费+供应(或经销商)销售费用+供应(或经销商)利润+合格证检测费
问题七:未计价材料一定是主材吗?主材、辅材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主材、辅材的身份是根据施工部位、用量、范围决定的,而不是人为定义的,只能说未计价材料大部分属于主材范畴。是不是主材这里有一段哲学解释,相信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工人往墙上敲钉子,钉子就是这道工序的主材。
如果工人用钉子往墙上钉板子,板子就是这道工序的主材,钉子成为了辅材。
如果工人往钉好的板子上安装饰面板,饰面板又成了主材,基层板、钉子都成了辅材。
如果工人往饰面板上镶嵌钻石,显然主材的身份又将改变。
只能说未计价材料一般以主材对待,因为其价格变化幅度大,所用部位也一般在明面,不管是甲方还是乙方都会对此足够重视。
未计价材料本身没有什么太多的知识点可以研究,但它的难点在于它的变化,如变脸魔术一样,一念之间就能成为甲供材、暂估价材料、甲指乙供材料、甲方认质认价材料等,正因为变得太快,许多人脑子跟不上变化速度才导致许多操作上问题,所以学习造价理论上一定要把握住方向,操作时才不会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