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损耗超标的常见原因与对策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常常会出现混凝土浇筑损耗超标的情况,这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还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本文将详细探讨混凝土浇筑损耗超标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常见原因
1. 施工工艺不当
- 浇筑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的原则进行操作,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从而增加了损耗。
- 模板安装不牢固或密封性差,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使混凝土流失,造成损耗增加。
- 施工缝处理不当,如接槎不平整、清理不干净等,影响了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导致混凝土在接槎处出现裂缝,增加了损耗。
2. 计量不准确
- 混凝土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者在施工现场未按照配合比进行计量投料,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性能不符合要求,增加了损耗。
- 水灰比控制不当,加水过多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大,容易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导致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多,增加了损耗。
3. 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损耗
-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颠簸、搅拌不均匀等原因,可能会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增加了损耗。
- 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时间过长,或者在浇筑过程中停顿时间过长,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过大,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性,增加了损耗。
4. 现场管理不善
- 施工现场未对混凝土的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随意浪费混凝土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损耗增加。
- 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重视不够,未及时进行浇水养护或养护时间不足,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增加了损耗。
二、对策
1. 加强施工工艺管理
-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 加强模板的安装和固定,确保模板的密封性良好,避免漏浆现象的发生。
- 认真处理施工缝,接槎处要平整、干净,涂刷界面剂,提高新旧混凝土的结合质量。
2. 严格计量管理
- 定期对混凝土搅拌站的计量设备进行校准,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
- 在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计量投料,配备专人负责计量工作,加强对计量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 严格控制水灰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天气条件,合理调整水灰比,避免加水过多。
3. 优化运输和浇筑过程
- 选择性能良好的混凝土运输车辆,确保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平稳行驶,避免颠簸和搅拌不均匀。
- 合理安排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浇筑顺序,尽量缩短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时间,以及在浇筑过程中的停顿时间。
- 在浇筑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监测,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性。
4. 加强现场管理
- 建立健全混凝土使用管理制度,对混凝土的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杜绝随意浪费的现象。
- 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及时进行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混凝土浇筑损耗超标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需要从施工工艺、计量管理、运输浇筑过程和现场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管理和控制,以降低混凝土浇筑损耗,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下载资源转存到自己网盘避免删除找不到)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可以考虑打赏,以用于维护服务器和采购资源。
♥ 打赏支持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并于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若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